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19的文章

IC-7300用的RF輸出套件:PTRX-7300

圖片
日本ICOM公司的 IC-7300 是我的第一台短波座台機,一年半以來一直是我設於家中的業餘無線電臺的主力,搭配不斷研究改善的陽台天線,通聯了不少國內外電台。它雖然被列為入門機種,但對我來講已經十分夠用,坦白講至今我也還沒完全摸熟全部的功能。 但我和許多用戶一樣,覺得IC-7300有點可惜,因為它既然是SDR(軟體定義無線電),為何不能將頻譜輸出至電腦,比起機身上4.3吋的螢幕,能在電腦螢幕上看到頻譜,就更能掌握波段上的訊號分布,尤其對於參加通訊比賽更是有相當大的助益。但我們也都知道,ICOM原廠應該是基於市場區隔,才只有在價格超過兩倍以上的中階短波座台機I C-7610 上提供I/Q output,可以直接輸出頻譜到電腦。 也正因如此,眾家周邊廠商早已為IC-7300開發了許多款 panadapter (拗口的中譯是「全景轉接器」),但幾乎都是採用一對二分接的原理,接出一個輸出到連接電腦的SDR接收機,也因為是一對二分接(splitting),訊號會有3個db左右的衰減。這些產品還有其他缺點包括:需要用到電烙鐵銲接安裝、並且可能會佔去IC-7300原本外接天線調諧器的連接埠等等。 前陣子網路上看到一個新產品叫做 PTRX-7300 ,因為一些我看不懂的 神奇電路設計 ,前面這些缺點它都沒有。剛好它的英國經銷商 ML&S 為了慶祝他第一批量產上市,有預購特價活動,扣除VAT稅金後,折合台幣價格五千有找,於是我就下訂了一片來玩玩。 等了三週左右,終於到貨了,這次也順便買了SDRPlay的入門款 RSP1a 接收機: 硬體安裝真的非常簡單,除了有圖文並茂的說明書外,網路上也有很多影片教學,看你要請 英國大叔 教你裝、還是讓 美國YL 示範給你看: 軟體部分反而花了較多時間,我電台的電腦是跑Ubuntu Linux,因此是使用跨平台的 CubicSDR 軟體。一開始想偷懶直接用安裝包,但RSP1a驅動一直有問題。繞了一大圈後,決定還是乖乖下載原始碼來編譯(在Linux的世界中,這是很多問題的解決方法),弄了一陣子後,終於在大螢幕上看到IC-7300的頻譜了: CubicSDR功能相當多,看來得花點時間學習、熟悉一下才行。 若還想訂購PTRX-7300的朋友,根據經銷商網站,現在要到九月中才

SOTA入門(一)

圖片
最近不少友台來信(訊)問我「SOTA要怎麼玩?」我當下的回答都是「簡單阿,帶機器上山架台通聯,下山登記QSO,有四個以上就有算分。」但似乎這樣的回答有點太過簡略,所以為了推廣,我就花點時間時間,寫篇文章詳細介紹。 SOTA是 S ummits O n T he A ir的縮寫,如其他「*OTA」的無線電活動一般,它指的是帶無著無線電機上山架台通聯。英國人把這個活動組織化、並訂立了一些規範與獎勵制度,詳情可以參考 SOTA官網 。感謝台灣最強SOTA老爹BX2AI(他總是帶著他襁褓中的千金上山架台,這實在太厲害了)等人的努力,台灣的SOTA分部在2018年11月成立。 一次成功的SOTA通聯包括了兩個角色:activator(即上山架台者)以及chaser(在山下與activator通聯的友台),這兩個字目前我還想不出正確又能包含無線電意涵的中文譯法;此時就非常羨慕日本人,翻不出來的英文字就用片假名拼出來就好。SOTA的通聯規則,可以參考BX2AI的 中譯版本 。幾個重要網站如SOTAWatch、SOTAData的操作,也可以參考SOTA老爹的 文章 。 先來介紹當activator時,我的工作流程: 規劃行程:先參考 山峰列表 ,決定要上哪個山,每座山的分數基本上是照海拔高度區分,但其實不見得越高(分)的山就越難爬。就停車後實際用腳走的步道而言,宜蘭太平山區的BV/YI-005望洋山海拔兩千公尺以上,分數是6分,其實難度比我家附近只有2分、六百多公尺的BV/NT-036觀音山簡單很多。建議規劃時搜尋一下各大登山網站。 規劃好之後,先上 SOTAWatch 網站發佈alert,alert在這邊也蠻難翻的,它是「通告」的概念,告訴全世界友台你要在什麼時候在哪座山上以什麼波段、什麼模式通聯。 接下來就是出發上山,架設好設備後可以再次上SOTAWatch網站發送spot,告訴大家我準備開始QRV。若是在沒有行動電話網際網路訊號的山上,也可以透過 APRS2SOTA 的方式來發spot。 通聯開始,SOTA不限制任何模式,所以FM、SSB話務、CW甚至FT8/4都是可以的,但是不能使用衛星以外的中繼通聯。D-STAR與DMR等數位無線電也可以,但必須是以電波直通的方式,不能使用透過網際網路的gateway通聯。由於要有4個QSO以上,所以我通常